"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赛蚌珠圆"随着8月的到来又到了鸡头米大量上市的时节能让苏东坡连喊"妙哉!"的美食有多好吃?南京盐水鸭、无锡糟鹅、常州冰镇酒酿元宵……抓住盛夏的尾巴来场运河边美食之旅苏州鸡头米尝鲜鸡头米学名"芡实",因果实状如鸡头得名鸡头米,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鸡头米在苏州已有500年的种植历史。甪直澄湖水质 .....
严正声明: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时务必注明作者及文章来源:今日新闻网-寻味|抓住夏天的尾巴,打卡运河清凉食单,否则必举报并保留进一步追责的权利。
" 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赛蚌珠圆 "
随着 8 月的到来
又到了鸡头米大量上市的时节
能让苏东坡连喊 " 妙哉!" 的美食有多好吃?
南京盐水鸭、无锡糟鹅、常州冰镇酒酿元宵 ……
抓住盛夏的尾巴
来场运河边美食之旅
苏州
鸡头米尝鲜
鸡头米学名 " 芡实 ",因果实状如鸡头得名鸡头米,素有 " 水中人参 " 之美誉。
鸡头米在苏州已有 500 年的种植历史。甪直澄湖水质澄澈,适宜水生作物生长,出产的鸡头米性糯、香甜。7 月末,甪直鸡头米正式开采,不少食客就等着这口鲜。
鸡头米怎么吃最好?鸡头米可以煮、炖、炒,烹饪成鲜嫩的鸡头米炒虾仁、水灵灵的清炒水八仙、时蔬鸡头米等各种菜肴,每一口,吃的是植物纯粹的清香,吃的是大自然的馈赠。
对于苏州本地人来说,最经典的吃法就是做成桂花糖水鸡头米当点心来享用,如此最能显出鸡头米清香软糯的真味来。
南京
啤酒配鸭
快乐到家
没有一只鸭子可以逃出南京。食不知味的傍晚,不想烧菜,从卤菜店 zan上半只鸭子,立刻唤醒隐藏的味蕾。
盐水鸭最能体现鸭子的本味,做法返璞归真,低温熟煮盐水鸭肉储水性好,保持了肉的多汁性。
而桂花鸭制作更考究,除用料好外,工艺也精。" 炒盐腌,清卤复 ",增加鸭的香醇," 炒得干 " 减少鸭脂肪," 煮得足 ",食之有嫩香口感。
明代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也是南京鸭子的真爱粉,为了能随时吃到美味,他们通过大运河 " 带货 ",自此北京的 " 金陵叉烤鸭 " 遍地飘香。
对于老一辈的南京人来说,记忆中最难忘的味道,也许就是从爸妈下班回家拎着的那一个鸭脯开始。炎炎夏日,开几罐啤酒,剁上半只咸鲜可口的盐水鸭,夏天的燥热都在皮与肉间消散了。
扬州
清脆爽口的莲藕
虽然天气炎热,但丝毫没有阻挡外旅游的步伐。瘦西湖、古运河等地成为暑期热门 " 打卡地 "。顶着烈日,口乏心燥,何不在运河边歇歇脚,来口清脆爽口的莲藕。
向来注重美食的扬州人,懂得养生的奥妙。在潜意识中,扬州人认为天气越冷越要进补,越热也越要进补。此时," 荷藕、黄鳝、绿豆芽 " 是扬州人家的席间常客。
老扬州吃藕,除了切丝炒肉片、切段煲排骨汤,还用小火煨烂藕段,切片后加适量蜂蜜食用,有助安神入睡。
被誉为 " 中国荷藕之乡 " 的扬州宝应县,莲藕更是当地人的最爱。
早起吃莲藕粥、藕丁包,中午吃藕夹、藕饼,晚上炒莲藕,再烧上一锅老藕炖排骨,以暖汤慰藉一天劳作的辛苦,满口余香又充满幸福感。
自隋唐起,宝应人就开始种莲藕,人们将莲藕烹制成各种各样的菜肴并使其流传下来。如今,莲藕也成为宝应厨师们手下的 " 名将 ",呈现除了独具宝应特色的 " 全藕宴 "。
常州
解暑神器
冰镇酒酿元宵
谁说只有元宵节才能吃元宵,常州冰镇酒酿元宵,夏日解暑神器。
" 甜白酒!卖甜白酒!" 小时候,常州的街巷中常常回荡着这样的叫卖声,好多个大瓦罐的三轮车慢悠悠经过,买一块浸泡在汤汁中的甜白酒回家,就是美味的甜品。
酒酿元宵所用的元宵,常州人习惯用没有馅的小汤圆。一般用糯米粉和木薯粉按比例混合来做,加入猪板油和沸水揉成面团,搓成细小的条状,再取出一个小小的刀片,将条状的面团切成拇指盖大小的剂子,细细揉成圆球。
元宵在沸水中煮好,加入酒酿,撒上一小簇桂花,就成了常州人最爱的酒酿元宵。放在冰箱里冰镇两小时,拿出来凉意扑鼻,吃上一口,团如玉粒,软糯弹牙,酒香四溢,风味独特,清甜爽口,满是儿时的滋味。
无锡
糟香的夏天
对于无锡人来说,闻不到糟香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糟,堪称酸甜苦辣咸之外的第六位。所谓 " 糟 ",就是用酿制黄酒所余的酒糟浸泡或者腌制食材,醇厚的风味成为了江南一绝。
无锡地区素有 " 端午糟高头 " 之说,糟高头就是糟鹅。
糟鹅皮糯肉香,鲜嫩入味,入口不柴,肉质细嫩,口齿之间还有一丝浓郁的糟香,令人沉醉其间。
除了糟鹅,无锡人也会做一些清凉小食。将毛豆掐头去尾,清水煮透之后,用糟卤浸一两个小时,也能成为一道解暑小菜。
图 | 吴中太湖文旅、无锡发布、扬州文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源于网络,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
作家 :不知归路 阅读:44
作家 :日光落倾城 阅读:17
作家 :星扒客 阅读:62
作家 :徒步说史 阅读:24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由中共乌当区委宣传部、乌当区精神文明....阅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