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共护生命之河,国内首个长江主题科普巡展南京站开展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汇入浩瀚东海,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典型的流域。5月24日,"大江行地——多姿多彩的长江生命"巡展在南京科技馆开幕。在这里,你可以看到7米长的白鲟模型、长江水底生态景象等,还可以了解到南京的长江江豚观赏地攻略。长江白鲟竖起来竟有两层楼高长达7米的白鲟,竖起来有两层楼那么高;5米长的中华鲟,体重超过5 .....

严正声明: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时务必注明作者及文章来源:今日新闻网-共护生命之河,国内首个长江主题科普巡展南京站开展,否则必举报并保留进一步追责的权利。

共护生命之河,国内首个长江主题科普巡展南京站开展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汇入浩瀚东海,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典型的流域。

5 月 24 日," 大江行地——多姿多彩的长江生命 " 巡展在南京科技馆开幕。在这里,你可以看到 7 米长的白鲟模型、长江水底生态景象等,还可以了解到南京的长江江豚观赏地攻略。

共护生命之河,国内首个长江主题科普巡展南京站开展

长江白鲟竖起来竟有两层楼高

长达 7 米的白鲟,竖起来有两层楼那么高;5 米长的中华鲟,体重超过 500 公斤;色泽艳丽的胭脂鱼,能长到 1.4 米 ……" 大江行地——多姿多彩的长江生命 " 科普展厅里的大型鱼类模型格外引人注目。

共护生命之河,国内首个长江主题科普巡展南京站开展

△ 白鲟

" 过去长江渔民有句俗话叫‘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得不像样’。" 讲解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渔民们说的 " 腊子 "" 象 " 指的是今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鲟和中华鲟,而 " 黄排 " 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 模型还原的是这 3 个物种在野外记录中达到的最大体型,让大家看到这些长江大型珍稀鱼类的原始样貌。"

共护生命之河,国内首个长江主题科普巡展南京站开展

△ 中华鲟

除了巨大的模型,展览中还能看到许多珍贵的藏品:42 个小瓶子里装着来自长江全流域的水样,72 件馆藏植物腊叶标本体现长江流域丰富农作物资源,55 幅长江风物明信片和 50 幅长江流域珍稀动物手绘,则展现着长江上中下游的生态特色。

共护生命之河,国内首个长江主题科普巡展南京站开展

△ 胭脂鱼

据了解,整个展览的内容基于长江大保护、" 十年禁渔 " 国家战略,展现了长江流域丰富的水生生物、鸟类、兽类资源以及多元的人文风貌。

共护生命之河,国内首个长江主题科普巡展南京站开展

南京人的水中 " 邻居 " 长这样

江苏跨江滨海,是全国唯一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也是全国水网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作为江苏的省会城市,六朝古都南京同样与 " 水 " 有着紧密的联系。

据统计,南京水域面积达 11% 以上,拥有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等不同生境类型,大小河道 120 条,其中长江岸线总长近 200 千米。

共护生命之河,国内首个长江主题科普巡展南京站开展

" 这些大大小小的水系构成了南京水生生物的家园。" 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会长姜盟介绍,南京有两种水生哺乳动物,近 120 种淡水鱼类,10 余种两栖动物和各色各样的无脊椎动物。

共护生命之河,国内首个长江主题科普巡展南京站开展

这些生活在水里的 " 邻居 " 长啥样?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展区特别设置了 " 与江共生—长江大保护 " 互动体验科普展区,展出了 30 多件南京特色水生生物标本模型:等比例缩小的暗纹东方鲀、长江江豚、中华鲟 …… 热闹的水下世界仿佛近在眼前。

共护生命之河,国内首个长江主题科普巡展南京站开展

展览中还特别设置了三个生态造景缸,分别模拟清澈的溪流、富饶的湖泊、滔滔的江河三种不同的场景。

共护生命之河,国内首个长江主题科普巡展南京站开展

小小的造景缸里,能看到鱼虾正自在地游来游去。姜盟说,他们在模拟江河的缸里放入了中华绒螯蟹的幼体," 不过大家找它们需要花一点时间,因为螃蟹这个物种特别喜欢躲在缝隙里。"

共护生命之河,国内首个长江主题科普巡展南京站开展

外来物种鳄雀鳝成 " 反面教材 "

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丰富,但也面临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问题。

在长江大保护、" 十年禁渔 " 国家战略背景下,目前南京地区建立了长江大胜关长吻鮠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固城湖中华绒螯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除了例行的生态环境修复,还会通过增殖放流,在水体中投放本地的水生生物苗种,以恢复或增加种群的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群落结构。

共护生命之河,国内首个长江主题科普巡展南京站开展

然而,私自放生外来物种会对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展厅里,鳄雀鳝 " 大嘴 " 被放入活体鱼缸展示,成为了 " 反面教材 "。

共护生命之河,国内首个长江主题科普巡展南京站开展

" 大嘴 " 虽然还是个宝宝,只有 65 厘米长,但胃口很大。在被捕获之前,把一处自然水体里的小鱼吃了个精光,后来被当地村民举报了。

为了揪出 " 大嘴 ",抽干了半塘的水。在测量它的作案工具时,它企图用锋利的牙齿搞破坏,但最终还是被捆吧捆吧,装进了小黑袋子里紧闭了一路。

从天亮到天黑," 大嘴 " 被关了整整 8 个小时,大家都以为它不行了。结果,开袋的一瞬间," 大嘴 " 居然瞪着俩眼珠子与工作人员四目相对,大大地张着嘴巴,好像在喊着 " 饭饭 "。

" 我们被这个外来生物强大的生命力惊到了。" 姜盟说," 大嘴 " 现在有了一份新工作,以身说法,向大家科普宣传 " 禁止私自投放非本土物种进入原生水体环境 "。

共护生命之河,国内首个长江主题科普巡展南京站开展

攻略在此!南京最佳观豚地

长江,生活着 150 种以上的特有的鱼类,包括中华鲟、白鲟、胭脂鱼、圆口铜鱼等,还同时生活着两种水生哺乳动物——白鱀豚、长江江豚。

由于过渡捕捞、环境污染、密集航运、水利开发等原因,造成长江生态系统衰退,白鱀豚已经功能性灭绝,长江江豚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 " 极度濒危 " 物种。

共护生命之河,国内首个长江主题科普巡展南京站开展

作为长江生态系统是否健康的关键指示物种,长江江豚频频出现在长江南京段水域。那么,我们可以在哪看到这些 " 微笑天使 " 呢?

南京的绝大多数江豚生活在长江大桥上游的南京江豚保护区内,在新济洲、绿水湾、潜洲三大重点水域附近,呈聚集性分布。在下关滨江风光带、鱼嘴公园、江心洲外江、江豚广场、浦口码头、绿水湾湿地、新济洲湿地等都有很大机会观赏到长江江豚。

共护生命之河,国内首个长江主题科普巡展南京站开展

" 下关滨江风光带是南京最佳长江江豚观赏地。" 姜盟介绍,这里在每年 10 月至来年 3 月的半年时间里,看到江豚的几率接近 90%," 只要你花点时间寻找,基本上天天都能看到‘微笑天使’的身影。"

共护生命之河,国内首个长江主题科普巡展南京站开展

此外,展览通过 VR 技术建立一个数字江豚体验区,并现实复刻了南京鱼嘴湿地公园。在这里大家可以和江豚进行互动并观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能更加深入地了解长江中的微笑精灵。

图 | 现代快报 + 记者 储希豪

猜你喜欢YOU MAY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