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女子手抖不是帕金森病,一查竟是这种肝部疾病!

现代快报讯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春季是肝病的高发季节,肝脏需要呵护,春季尤为重要。最近,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肝病一科就收治了一位特殊的肝病患者。因为手抖她被诊断为帕金森病,结果后来发现竟是肝部疾病。找不到原因的帕金森病刘阿姨今年44岁,六年前自觉乏力不适,觉得是没有休息好,就没有重视。一年前,刘阿姨开始出现进食 .....

严正声明: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时务必注明作者及文章来源:今日新闻网-女子手抖不是帕金森病,一查竟是这种肝部疾病!,否则必举报并保留进一步追责的权利。

现代快报讯3 月 18 日是 " 全国爱肝日 "。春季是肝病的高发季节,肝脏需要呵护,春季尤为重要。最近,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肝病一科就收治了一位特殊的肝病患者。因为手抖她被诊断为帕金森病,结果后来发现竟是肝部疾病。

找不到原因的帕金森病

刘阿姨今年 44 岁,六年前自觉乏力不适,觉得是没有休息好,就没有重视。一年前,刘阿姨开始出现进食困难、手足不自觉颤抖的症状,在当地医院治疗时被确诊为帕金森病。治疗半年后,未见明显好转,孝顺的儿女又带着刘阿姨去了上海多家医院治疗,但医生却告知刘阿姨不是帕金森病,那刘阿姨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呢?在沪多日也没有找出具体的病因。做了很多检查提示肝硬化,胆红素轻度升高,血常规检验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均低于正常值,几经辗转,刘阿姨一家来到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肝病一科寻求治疗。

" 帕金森 "?肝豆状核变性!

入院后,汤山院区肝病一科主任医师吴卫锋详细了解了患者几年来的治疗经过及现有症状,考虑与肝豆状核变性这种遗传性疾病的症状十分相似。立即安排血清铜、血清铜蓝蛋白、尿铜等与疾病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正如吴卫锋判断的,检查结果显示高度怀疑肝豆状核变性,进一步行相关基因检查,终于确诊这个困扰患者多年的 " 帕金森 ",为肝豆状核变性!

他介绍,肝豆状核变性又称 Wilson 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好发于青少年。过量的铜在肝脏、脑、角膜、肾脏、骨关节沉积 ( 以肝脏和脑部的铜沉积为主 ) ,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如进行性加重的肝硬化、神经精神症状、肾损害及角膜色素环等。

临床分型为:1、肝型:持续的肝功能异常、肝硬化等;2、脑型:可见帕金森综合征、运动障碍甚至精神障碍等;3、其他类型:可见肾损害、骨关节肌肉损害等;4、混合型:上面各型的组合。一些患者的某些症状和帕金森相似,常见的是精细动作困难以及静止性、意象性或姿势性震颤,极易让患者误认为自己得了帕金森。

肝豆状核变性:早诊断早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与帕金森病的区别在哪里?他介绍,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第一,发病年龄不同:肝豆状核变性多见于 5-35 岁,男性多于女性,而帕金森病是中老年起病,65 岁以上人群多见。

第二,病因不同:肝豆状核变性是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造成的肝硬化以及以基底核为主的脑部疾病,而帕金森病是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有关。

第三,临床表现不同: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为急、慢性肝病症状,姿势异常,精细动作困难,肾损害、骨关节肌肉损害等,甚至可见神经精神异常。而帕金森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躯体运动缓慢、肌肉张力增高,中晚期伴有跌倒及步态异常,但是没有肝、肾受损的征象,罕见精神异常。

吴卫锋提醒,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症状复杂多变,易误诊,一旦患者明确诊断后除驱铜治疗外,应避免含铜量高的食物,适宜低铜食物,勿用铜制的食具及用具,配合适当的康复及心理治疗。

若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需及时到经验丰富的医疗机构寻求诊治,早诊断早治疗。

猜你喜欢YOU MAY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