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0时起,内陆水域开启为期四个月的禁渔期。南宁市从2011年开始执行禁渔制度,至今已有13年。这些年来,邕江等水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那么,一些主要支流的鱼类资源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南宁市老口航运枢纽约1公里外的三江口附近有一个鱼类增殖保护站,技术员的工作就是繁育鱼苗,并且每年在邕江放流一定数量的赤眼鳟、鳊鱼、 .....
严正声明: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时务必注明作者及文章来源:今日新闻网-增殖放流和禁渔效果显著,多种珍稀濒危鱼类重现广西江河!,否则必举报并保留进一步追责的权利。
3 月 1 日 0 时起,内陆水域开启为期四个月的禁渔期。南宁市从 2011 年开始执行禁渔制度,至今已有 13 年。这些年来,邕江等水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那么,一些主要支流的鱼类资源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南宁市老口航运枢纽约 1 公里外的三江口附近有一个鱼类增殖保护站,技术员的工作就是繁育鱼苗,并且每年在邕江放流一定数量的赤眼鳟、鳊鱼、青鱼、草鱼、鲢和鳙等 6 种鱼类。从保护站运行至今的 5 年里,已放流超 600 万尾鱼苗。
南宁交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老口航运枢纽鱼类增殖保护站养殖技术员 张海松
航运枢纽它在建设过程中,造成一些洄游性的鱼类在怀卵生产期,航运枢纽阻断了洄游,所以我们就人工投放这个鱼苗。
2021 年 2 月,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斑鱯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斑鱯也就是大伙常说的芝麻剑。从 2020 年起,保护站开始对野生芝麻剑进行人工增殖,但成活率特别低,2020 年繁育的约 1000 尾如今只剩下不到 20 尾。
南宁交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老口航运枢纽鱼类增殖保护站养殖技术员 张海松
成活率最低的阶段就是从鱼卵孵化出来这个阶段,孵化率也就 30%,生产过程中水质还有投喂的饵料还有疾病也有影响。
广西新闻频道记者 覃尚荣
这里是老口航运枢纽鱼类增殖保护站的生产车间,在我旁边的这个鱼池里是繁育着四五百尾的芝麻剑,那看镜头它们现在活动的状态非常健康,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这个芝麻剑的繁育工作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
尽管芝麻剑人工增殖的存活率不高,但保护站始终没有放弃,眼下情况也正逐步好转。
南宁交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老口航运枢纽鱼类增殖保护站养殖技术员 张海松
每年的生产效果总是好一点,2022 年生产这一批出来的鱼蛋,到孵化出来剩下 2000 尾,养到现在 6 厘米,还剩下 400、500 尾。
增殖放流和禁渔效果显现
技术人员介绍,通过捕捞野生亲本进行人工催产出子二代,再把子二代鱼苗培养到鱼种阶段,再进行亲本催产子三代的时候,芝麻剑的人工增殖就算是成功了。明年保护站将进行乌原鲤的科研繁殖工作并进行放流,乌原鲤同样在 2021 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记者从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了解到,在我区部分江河,乌原鲤和三角鲤两种鱼类曾消失过,近十年又重新出现,其中增殖放流的作用功不可没。
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高级农艺师 施军
四年前我们就在上游的龙州,我们已经增殖放流了。本来它就是个濒危鱼类,它对我们这个鱼类物种的多样性,它是很大帮助的。
据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近十年的观测,目前在我区郁江,濒危鱼类有 8 种,外来鱼类 18 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鱼类——斑鱯,和《中国濒危动物红色名录》中的长臀鮠较为常见。
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高级农艺师 施军
比如在柳江很多渔民都反映,以前这个长臀鮠都是找不到了,自从禁渔开始几年以后,他们就开始发现了,它这个物种目前没有放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源于网络,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
作家 :靑春怀旧 阅读:65
作家 :科学纪实 阅读:95
作家 :倚栏听风 阅读:35
作家 :旷兮若谷 阅读:69
现代快报讯加强老城保护,南京再出新规。近日,南京市政府办公....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