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扬州“武进士拳”传承300多年,一门走出7名武进士、13名武举人

在扬州市江都区浦头镇,有张氏住宅数处,其中张品三住宅、张德甫老宅分别为扬州市级、江都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从这些大院中,张氏走出了武进士7人、武举人13人。张家世代习武,在三百多年前创立了"浦头张氏武进士拳",至今已相传12代。△浦头张氏老宅之一近日,扬州市江都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示,"武进士拳"被列入传统体 .....

严正声明: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时务必注明作者及文章来源:今日新闻网-​扬州“武进士拳”传承300多年,一门走出7名武进士、13名武举人,否则必举报并保留进一步追责的权利。

在扬州市江都区浦头镇,有张氏住宅数处,其中张品三住宅、张德甫老宅分别为扬州市级、江都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从这些大院中,张氏走出了武进士 7 人、武举人 13 人。张家世代习武,在三百多年前创立了 " 浦头张氏武进士拳 ",至今已相传 12 代。

​扬州“武进士拳”传承300多年,一门走出7名武进士、13名武举人

△浦头张氏老宅之一

近日,扬州市江都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示," 武进士拳 " 被列入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类别非遗公示名单。这门拳法的背后,是浦头张氏世代相传、文武并进的入世之道。如今,拳法在定居上海的第 22 世孙史为民手中继续发扬光大。1 月 10 日,史为民接受了现代快报记者采访,讲述了 " 武进士拳 " 和张氏家族的故事。

​扬州“武进士拳”传承300多年,一门走出7名武进士、13名武举人

△史为民在演示武进士拳

由科举的 " 应试秘籍 ",经过历代演化,成为系统拳法

清康熙年间,武举与文举同样受到朝廷重视。这就引得无数青年习武健身,想通过武举考取功名。浦头张氏第 12 世孙张誉就是其中一个。自明万历年始,张氏家族崇文尚武,开办太平书院,传习刀马功夫。习得一身武艺的张誉参加了清康熙甲子科武举考试,一举考中举人,乙丑科联捷进士,随后便开启了 " 开挂人生 ",历任陕西潼关营中军守备、直隶巩华营都司、陕西潼关营游击参将,钦加副将衔。

在张誉之前,张家虽有习武的传统,但并未将武艺形成系统。张誉中举后,与其兄张声集众家之所长,并结合当时武举考试 " 文武并进 " 的模式,创出了 " 武进士拳 " 的雏形。原本,张誉创 " 武进士拳 " 的目的是为了让后人更好地习武健身,并以此作为科举的 " 应试秘籍 ",从而更加顺利地考取功名,却没想到这一传就是 300 多年。

经过不断演化," 武进士拳 " 愈传愈精,已成为一套拥有百余招的系统拳法。但由于是口口相传,拳法并未形成拳谱落在纸上。如今,这门拳法经过史为民多年的记录、整理、总结,形成了拳谱大纲,其中包含了内功之桩功九式、内功之行功九式、内功之静功一式以及拳术歌诀六则等。

​扬州“武进士拳”传承300多年,一门走出7名武进士、13名武举人

△张氏老宅内部

从上马杀敌到强身健体,拳法逐渐 " 去杀技化 "

数百年前的 " 武进士拳 " 是什么样的?史为民娓娓道来:" 当时的武进士拳不仅对拳术,且对骑、射、技勇等均有完整的训练方法。" 这套拳法,原本只在家族内秘传,且择子孙体优者传习。

几乎所有的传统武术在形成时,都是冷兵器时代的杀敌技能,追求 " 一击必杀 "。而如今的传统武术,已经去除了一身 " 杀气 ",成了人们强身健体的优选。" 如拳法中的一招‘二龙戏水’就是旨在通过脊椎的前后折叠、翻转,达到调动全身进行锻炼的目的。" 史为民介绍,如今的这套拳法,是他集合了太极、武当纯阳拳等众家之所长而形成的 " 改进版 ",一套拳全部打下来,需要一个小时左右。采访现场,史为民演示了 " 武进士拳 ",拳法劲力内敛,但拳风犀利,有疾有缓,劲力透、步伐稳,配合上呼吸吐纳,于人体内外皆利。

不仅如此,史为民更是传承了张誉创 " 武进士拳 " 的初衷之一,坚持 " 文武并进 ",在这套拳法中保存并加入了众多的儒释道精髓,以及中医点穴等手法。" 练‘武进士拳’,不光是身体要动起来,心也要动起来,要学习传统文化,看进去、记下来、结合于行动,这样才能达到内外合一的效果。"

​扬州“武进士拳”传承300多年,一门走出7名武进士、13名武举人

△张氏族谱

这套拳法有多牛?曾让张家三代出了七名武进士

浦头张氏源于唐初宰相张九龄,是个大家族。已经成稿的《浦头镇志》记载,张氏家族的首祖永六公于元朝末年从镇江迁徙至扬州浦头。张家向来有习武的传统,从张誉算起,三代内有张发生、张发青、张大受、张坦、张书、张和七人中武进士。同时,张家还有十三人考中武举人。《江都县志》载:" 浦头张氏以武显 …… 凡四世,得武举十人,武进士七人,官参将二人,总兵二人。"

《浦头镇志》主编朱长本介绍,七位进士分别为张誉,清康熙甲子科武举人,乙丑科联捷进士,历任陕西潼关营中军守备、直隶巩华营都司、陕西潼关营、游击参将,钦加副将衔;张发生,清雍正元年癸卯科解元、丁未科武进士,钦点传胪、御前侍卫赏戴花翎,历任直隶杜胜营都司、定州营参将、署理大名协副将;张发青,清雍正癸卯科举人,丁未科武进士。御前侍卫赏戴花翎,历任巡捕京城北营游击、贵州朗洞营参将、署理镇远镇总兵、直隶正定镇总兵;张大受,清雍正乙酉科举人,庚戌科联捷进士,湖北荆州右卫守备;张坦,清雍正丙午科举人,癸丑科武进士,候补守备例授武信郎;张书,清雍正壬子科举人,癸丑科联捷会魁,有 " 江南第一武士 " 之誉,钦加都司侭先守备,例授武信郎;张和,清乾隆甲子科武举人,乙丑科联捷进士,钦点蓝翎侍卫,历任陕西河州镇、直隶正定镇、江南狼山镇、浙江定海镇、福建彰州镇、贵州安笼镇、云南普洱镇七省总兵,乾隆四十二年五月署理贵州提督,成为封疆大吏。

​扬州“武进士拳”传承300多年,一门走出7名武进士、13名武举人

△张氏族谱

张氏习武的传统至史为民传子张立为,已经传承 23 代。而从张声、张誉兄弟创 " 武进士拳 " 算起,已历经 12 代,拳法传承了 330 多年。

生于 1969 年的史为民,是从父亲那里学习、传承 " 武进士拳 " 的。" 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就主动向父亲提出要学拳。" 小时候,他常常能看到父亲为活动筋骨耍上一招两式,这也吸引他开始了自己的习武之路。

拳法的传承不但要练在手上、记在心里,还要落在纸上。为了让拳法传播下去,史为民开始收徒授课,目前有 " 武进士拳 " 入门徒弟 3 人、学生千余。

​扬州“武进士拳”传承300多年,一门走出7名武进士、13名武举人

△史为民在指导徒弟

如何广泛传播传统武术?他想到了 " 元宇宙 "

虽说传统武术如今广受欢迎,但真要把武术练好,必须要接受规范的训练,并且长年累月地下功夫,而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以 " 武进士拳 " 为例,虽然在浦头几乎人人知晓,但习者甚少,反倒是史为民在上海、苏州等地打开了局面。" 学习途径没有打开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 对此,史为民有着自己的见解。

​扬州“武进士拳”传承300多年,一门走出7名武进士、13名武举人

△史为民在演示武进士拳

" 理工男 " 出身史为民虽已年过五旬,但他一直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如今," 武进士拳 " 传播面越来越广,他便想到了与高校合作,为传统武术赋予科技的加持。" 我准备和高校一起,打造元宇宙、AI 等系统或软件,让人们在家就能习武。" 史为民打了个比方," 武进士拳 "AI 系统研制成功后,人们就可以在家里用工具将自己习武的姿势、拳力形成 3D 形象,投影在电视上,旁边同步播放老师的示范画面,以此对比自己与老师的差别和不足,加以改进。

据了解,史为民以及江都区、浦头镇相关部门和有识之士计划打造传承课堂,把 " 武进士拳 " 送进学校、社区、工厂等。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庄剑翔